2017-02-11_大佛寺启建祈福法会庆元宵

大佛寺启建祈福法会庆元宵

本寺法讯

通讯员:如本法师、李国坚 

  2017年2月11日,丁酉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,又称为“上元节”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。

  籍此元宵佳节,大佛寺启建普佛祈福法会。上午8:30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在大雄宝殿虔诚礼佛,诵经祈福。以此殊胜功德回向祖国繁荣昌盛,世界和平,社会和谐,风调雨顺。回向与会信众新春吉祥,家庭幸福,福慧增长,福寿无量。

  • 图1 2017年2月11日,喜逢元宵佳节,耀智大和尚慈悲开示,并祝福四众弟子元宵法喜充满,福寿无量。

  • 图2 耀智大和尚拈香礼佛

  • 图3 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拈香礼佛

  • 图4 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虔诚礼佛,诵经祈福。

  • 图5 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虔诚礼佛,诵经祈福。

  • 图6 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虔诚礼佛,诵经祈福。

  • 图7 耀智大和尚带领信众虔诚礼佛,诵经祈福。

  • 图8 大雄宝殿庄严殊胜,信众法喜充满。

  • 图9 耀智大和尚带领僧俗大众在延生位回向功德,祈福信众新春吉祥,家庭幸福,福慧增长,福寿无量,祈愿祖国繁荣昌盛,世界和平。

  • 图10 元宵佳节,勿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大佛寺继续坚持做好文明敬香,创建“干净、整洁、平安、有序”庄严道场。

  • 图11 大佛寺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法喜,信众游客摩肩接踵,争相祈福。

  • 图12 大佛寺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法喜,信众游客摩肩接踵,争相祈福。

元宵节的来历

 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又称为“上元节”(the Lantern Festival),春灯节,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其为“宵”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又称为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中国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,其中吃元宵、赏花灯、舞龙、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。

 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,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,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,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“太一”的活动(太一:主宰世界一切的神),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。不过,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。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,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。
  早在2000多年前汉文帝时,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。汉武帝时,“太一神”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。司马迁创建“太初历”时,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。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;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别为天、地、人三官,天官喜乐,故上元节要燃灯。
 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,明帝提倡佛教,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,点灯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,令士族庶民都挂灯。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